【緯來新聞網】清晨五點半,當城市還在睡,兆豐金控董事長董瑞斌已經背起沉重的攝影器材,在董事長的身分之外,他還有另一個身份——「拍鳥人」。靜靜走進山林,他說,那是他最放鬆、也最專注的時刻。

兆豐金控董事長董瑞斌(圖/投資聊一SHOT提供)
從拍鳥練心,找到節奏
拍鳥,是一場關於時間的修行。董瑞斌形容,那種等待的過程像極了人生。有時天氣完美、光線柔和,但鳥兒就是不出現;有時陰天細雨,卻意外拍到珍奇的一幕。
「出去拍鳥幾乎都在碰運氣。可能拍一個小時就收穫滿滿,也可能拍了一整天什麼都沒有。」董瑞斌認為,這個過程最迷人的地方,不是結果,而是專注在那一刻的自己。那份執著,成為他面對高壓工作的養分。對他來說,拍鳥就像投資,有時努力看不到回報,但長期堅持,終會看到成果。
鏡頭裡的療癒時光
金融業的節奏總是緊繃,董瑞斌坦言,自己也需要找到讓身心「歸零」的方式。「人就像橡皮筋,一直拉總會斷。要有鬆有緊,學會放空、歸零。」董瑞斌說,對他而言,拍鳥不是逃避,而是讓心沉靜的片刻。「每天有太多公事、家事,能抽出一兩個小時走進自然,就覺得很幸福。」對他來說,拍鳥的當下,世界只剩呼吸、快門聲和樹林間的鳥鳴,那是一種心靈的reset(重置)。

董瑞斌拍攝
一張照片,也是歲月的紀錄
董瑞斌分享道:自己從小熱愛拍照,太太更是他最大的支持者,曾花費不小的金額買下 Olympus 單眼鏡頭送他。2009 年起,他開始將每年拍攝的鳥類作品製成三角桌曆,送給朋友。這份習慣至今超過十年,雖然不是每年都做,但每一本桌曆都像一段時光的紀錄。「那時候拍的構圖不好、色彩也不完美,但回頭看,就會發現自己真的有在進步。」縱使每當需要從幾萬張照片中,精選出十三、十四張得花好幾週時間,但看到朋友收到後露出的笑容,他覺得那份成就感,不輸任何一場會議的成功。
等待,是最難的功課
「拍鳥教會我一件事——等待的時候不要焦慮。」他說,這和人生一樣,有時你做對了所有事情,卻仍得等待那個時機。有時天氣完美、器材備妥,但鳥兒就是不來;有時心血來潮,反而拍到難得的畫面。對他而言,拍鳥就像人生,結果永遠難預料,但只要願意再出發,就會遇見風景。

董瑞斌拍攝
當被問到,拍鳥帶來最大的啟發是什麼?董瑞斌沉思片刻,微笑回答:「努力不一定馬上有成果,但不努力,一定沒有收穫。」這句話不只是拍鳥的心得,也是他多年職場經驗的總結。「無論是人生、工作、還是攝影,關鍵是持續去做,明天還是要背著器材再出發。」
想要深入了解更多財經知識請鎖定「緯來財經YouTube」《投資聊一SHOT》,於每周二、四17:30準時上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