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來新聞網】亞馬遜旗下雲端服務 Amazon Web Services(AWS)與 OpenAI 首度簽下約 380 億美元的算力採購協議,OpenAI 將可在 AWS 上部署大規模 AI 工作負載,並動用數十萬顆輝達(NVIDIA)GPU。這個消息激勵亞馬遜 11 月 3 日(美東)股價勁揚 4%,收在 254 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連兩日累計漲幅達 14。市場解讀,這不僅是雲端勢力版圖的重洗,更宣告「AI 雲戰」全面升溫。

(圖/投資聊一SHOT提供)
隨著生成式 AI 普及,AI 已從「人下指令、機器執行」的階段,進入能「主動替人完成任務」的新時代。AWS 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Robert Wang)在緯來財經《投資聊一SHOT》節目中指出,亞馬遜早已將 AI 深度導入商業場景,從電商、物流、語音助理到倉儲自動化,皆展現出長期累積的 AI 實力。
王定愷透露,亞馬遜電商平台每年交易金額高達 5,000 至 6,000 億美元,在如此龐大的交易規模下,許多顧客決策仰賴商品評價,而亞馬遜的AI 系統一年能攔截超過 2 億則假評價,確保評價可信度與平台公信力。另外在倉儲系統中,超過 100 萬台機器人已經能透過 AI 技術進行自主調度。例如藉由生成式 AI 在機器人移動路徑上進行優化,能降低約 10% 的移動距離與能耗,展現 AI 帶來的營運紅利。
王定愷也呼籲,AI、穩定幣等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傳統決策經驗已不足以應對變化。他引用亞馬遜的領導原則「Are Right, A Lot」指出,真正的領導者不是「永遠對」,而是「願意挑戰自己過去的信念」,主動學習並吸收新觀點。在生成式 AI 帶來的結構性變革中,若組織無法理解技術的底層邏輯,將在決策上逐漸失去主導權。
AWS 與 OpenAI 的合作,被視為 OpenAI 採取「多雲策略」的重要一步,也讓 AWS 在 AI 雲端市場的布局更加多元。強強聯手,為全球雲端巨頭的競爭局面,揭開新一輪篇章。
想知道更多關於科技財經趨勢與AI產業洞察請鎖定「緯來財經YouTube」《投資聊一SHOT》,於每周二、四17:30準時上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