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緯來新聞網】港片迷心中的「杜 Sir」杜琪峯,是90年代後期到2010年代香港電影最具辨識度的作者型導演。他的作品既繼承香港類型片的娛樂基因,又以獨特的美學打破常規:長鏡頭營造的冷調空間、節奏極簡的暴力敘事、與對角色孤寂的凝視,都讓他的電影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取得微妙平衡。今年夏天,他將於 8 月 1、2 日 親臨台灣,與觀眾分享多部經典之作。以下挑出 5 部最能代表他風格轉變的電影,從黑幫冷酷到奇幻幽默,帶你認識杜琪峯。

《鎗火》是杜琪峯經典代表作之一。(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鎗火》是杜琪峯經典代表作之一。(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1.《鎗火》(1999)
杜琪峯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視為九〇年代港片「極簡暴力美學」的高峰。故事圍繞一場黑幫護送行動,幾乎沒有多餘對白,節奏靠角色肢體與城市空間推進。雖無大規模動作場面,卻以冷靜的張力與獨特調度,成為香港電影風格化的經典範例。

《鎗火》是當年黑幫題材中罕見的票房口碑雙贏之作,並獲得第37屆金馬獎、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6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等多個導演獎肯定。多年後,它依然被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票選為「最佳華語片一百部」第14名。2011年,本片獲香港電影資料館列入「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之一,並常被影展作為研究杜琪峯風格的首選影片。

2.《孤男寡女》(2000)、《瘦身男女》(2001)
杜琪峯也曾與其他導演強強聯手,與韋家輝聯手打造的兩部經典都市愛情喜劇,不僅延續了港片的商業吸引力,也為千禧年初的香港電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孤男寡女》以劉德華、鄭秀文主演的高樓辦公室戀曲,在香港票房 突破 3,500 萬港幣,成為 2000 年香港最賣座華語片。影片入圍 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與最佳女主角,並獲得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成功將職場與都市浪漫題材帶入主流。

隔年同樣一組男女主角主演的《瘦身男女》上映,探討身材焦慮與愛情救贖的結合,票房更上層樓, 突破 4,000 萬港幣,排名年度第二位,僅次於周星馳的《少林足球》。劉德華憑本片首次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鄭秀文則入圍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影片更獲得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五項提名,鄭秀文演唱的主題曲《終身美麗》成為其經典代表作,並首次贏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兩部作品的成功,奠定了杜琪峯在冷調黑幫之外,同樣能以幽默與細膩筆觸駕馭愛情片,成為千禧年港片的經典代表。

3.《嚦咕嚦咕新年財》(2002)
杜琪峯與韋家輝攜手執導的賀歲喜劇,以麻將、家庭與團圓為核心,講述劉德華、劉青雲、古天樂、梁詠琪及應采兒等眾多角色交織的麻將趣味故事,將港式幽默與親情包裝在熱鬧的農曆年氛圍裡。不同於杜琪峯冷調的黑幫與愛情片風格,這部作品以輕快節奏、群星演出和粵語笑料展現了導演另一面的親民手法,也成為當年賀歲檔期的票房亮點。雖然影片沒有打破明顯的票房紀錄或開創技術新局,但作為 2000 年代初港式賀歲片的代表,仍是觀眾記憶中的節慶經典,也證明杜琪峯能在冷峻之外,捕捉輕鬆娛樂的市場節奏。

劉德華在《大隻佬》壯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劉德華在《大隻佬》壯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4.《大隻佬》(2003)
由杜琪峯執導、劉德華與張柏芝主演,《大隻佬》講述擁有神秘力量的和尚(劉德華飾)與一名探員(張柏芝飾)在都市中展開的奇異旅程。電影在娛樂性之外,融入了宗教哲思與救贖主題,將港片常見的動作元素與哲學探討融合,展現杜琪峯少見的跨界野心。雖然票房表現中規中矩,但劉德華剃髮、頂著光頭以精壯武僧扮相轟動一時,也讓這部作品成為杜琪峯作品中兼具奇幻與深度的特殊存在,展現他在類型邊界上的彈性與創作探索。該片亦代表香港角逐200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5.《柔道龍虎榜》(2004)
杜琪峯致敬黑澤明《姿三四郎》的作品,以一名曾是柔道冠軍、後來墮落酗酒的男子(古天樂飾)為主角,描繪他與一位年輕挑戰者及一名懷抱夢想的女歌手之間的相遇,三人一同在低潮與困境中尋找重生與勇氣。影片拍攝於香港經歷 SARS 疫情與經濟低迷之後,以柔道作為隱喻,刻畫生命面對逆境的堅韌與韌性,是杜琪峯少見的勵志與溫暖調性之作。據杜琪峯後來回憶,也是他個人非常喜歡的作品之一。


🔺緯來新聞網官方網站👉https://news.videoland.com.tw/
🔺緯來新聞網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ideolandnews
🔺緯來新聞網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l__news/
🔺緯來新聞網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ideolandnews
🔺緯來新聞網Tiktok👉https://www.tiktok.com/@vl__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