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緯來新聞網】台鋼雄鷹洋將魔鷹妻子日前搭機來台過程中突感身體不適猝逝。對此,心臟外科專科醫師楊智鈞表示,這可能與「經濟艙症候群」有關,也就是深層靜脈血栓導致的肺栓塞。他指出,這類症狀雖不常被大眾提起,但其實在長時間航程中潛藏著極大的健康風險,楊智鈞也曝光3方法教網友未來搭機若發生類似情況可自保。

魔鷹妻搭機猝死。(圖/翻攝自YouTube)
魔鷹妻搭機猝死。(圖/翻攝自YouTube)


楊智鈞解釋,經濟艙症候群多數因旅客久坐不動,導致下肢靜脈中的血流變慢,血液堆積後形成血塊。這些血栓如果在下飛機後開始走動時脫落,可能隨著血流移動到肺部,進而造成肺部動脈阻塞,引發胸悶、急促呼吸、咳嗽,甚至可能直接導致猝死,這種症狀並不限於經濟艙乘客,只要長時間缺乏活動、不補水或本身有靜脈曲張等高風險因素,都可能成為觸發血栓的導火線。

楊智鈞提醒,預防經濟艙症候群其實並不困難,關鍵在於三個動作:上機前裝滿水壺,確保旅途中能持續補充水分;飛行期間若未入睡,應每兩小時起身活動一下,促進血液循環;長途飛行時建議穿上彈性襪,幫助下肢靜脈回流、降低血栓風險。他強調,這些看似簡單的行為,卻能在關鍵時刻保護乘客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另外,民眾搭乘超過三小時的飛機時應特別提高警覺。除了多補充水分、避免久坐、適時起身伸展外,也可以考慮穿著彈性襪輔助血液循環,尤其對有靜脈曲張或相關病史者更為重要。雖然飛行看似只是移動的過程,但其中隱含的生理壓力與健康風險,絕對不容忽視。


🔺緯來新聞網官方網站👉https://news.videoland.com.tw/
🔺緯來新聞網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ideolandnews
🔺緯來新聞網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l__news/
🔺緯來新聞網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ideolandnews
🔺緯來新聞網Tiktok👉https://www.tiktok.com/@vl__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