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緯來新聞網】
隨著量子運算技術逐漸成熟,臺灣科技巨頭鴻海、廣達與仁寶,也積極布局量子產業,然而各家的策略截然不同。緯來財經網節目《投資聊一SHOT》特邀鴻海董事暨量子科技權威張慶瑞教授,分析三大巨頭的不同布局,與其背後考量。

(提供:緯來財經中心)
(提供:緯來財經中心)


張慶瑞指出,鴻海最早切入量子領域,約五年前成立量子研究所,由謝明修所長主導理論及軟體開發,三年前進一步延伸至硬體,選擇技術成熟度,與穩定性較高的離子阱技術,目標在今年推出10位元量子電腦,目前已順利完成大部分硬體裝置,正積極進行量子位元操控,跟驗證工作。

廣達則選擇跟美國知名量子公司Rigetti Computing合作,今年3月購入300萬股Rigetti 股票,並且宣布,未來五年將各投入一億美元,共同開發超導量子運算技術。Rigetti為最早投入超導量子技術的企業之一,具備從硬體到軟體完整的垂直整合能力,雙方合作可望快速擴大廣達的量子布局。

仁寶則專注於應用層面,選擇與屏東大學合作成立量子計算中心,以臺灣現有半導體技術,模擬量子退火演算法,致力於解決市場現有實際問題。日本的富士通公司,也是採用數位退火方案技術。

張慶瑞強調,三家公司策略各異:鴻海從戰略出發完整布局,廣達快速借助國際夥伴之技術,仁寶則直接以實務應用為切入點,分別從戰略、技術、應用三個不同角度,推動臺灣在全球量子產業的競爭力。

此外,張慶瑞表示,鴻海量子所所長謝明修,近期在國際重要會議上提出一項名為「元複雜性(meta-complexity)」的量子加密檢驗標準,可有效檢測加密方式是否具備防量子破解能力,預期未來能強化金融產業,面對量子運算帶來的資安挑戰。

即將於9月10日登場的臺灣國際半導體展,也特別舉辦「量子臺灣論壇」,IBM、Google、NVIDIA、Rigetti、IonQ等多家全球頂尖量子公司將齊聚一堂,分享最新進展,協助臺灣業界掌握未來趨勢。

張慶瑞呼籲,臺灣企業應把握機會,積極參與量子技術的前瞻布局,避免錯失未來數十年科技競爭的重要先機。


🔺緯來新聞網官方網站👉https://news.videoland.com.tw/
🔺緯來新聞網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ideolandnews
🔺緯來新聞網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l__news/
🔺緯來新聞網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ideolandnews
🔺緯來新聞網Tiktok👉https://www.tiktok.com/@vl__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