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來新聞網】奇美博物館預告將於2026年初推出「埃及之王:法老」展覽,此次與大英博物館攜手合作,預計展出多達280件歷史文物。展覽將自2026年1月29日展出至2027年1月10日,地點設於館內一樓特展廳。展品涵蓋金飾、陪葬品、棺木、神廟雕刻與重達28公噸的石雕,將呈現古埃及文明的宗教信仰與帝王政治面貌,展覽內容為目前台灣規模最大的埃及展覽之一。

奇美與大英博物館聯手推出「埃及之王:法老」特展。(圖/翻攝奇美博物館官網)
策展團隊以「法老」作為整體視角,構築出七個主題段落,探討法老作為神明代理人、大祭司、軍事首腦與國家領袖的多重角色,並以宗教、軍政、藝術與外交等面向重新詮釋古埃及君主制度的內涵。策展單位指出,許多觀眾熟知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與圖坦卡門黃金面具皆與法老有密切關聯,這次展覽旨在透過豐富的文物與歷史脈絡,呈現這些標誌性符號背後的文化背景與王權象徵意義。
此次展出文物由大英博物館提供,時間跨度將近三千年,從古埃及第三王朝至羅馬時期,涵蓋包括拉美西斯二世、哈特謝普蘇特、圖特摩斯三世、圖坦卡門與亞歷山大大帝等多位歷史人物所屬時期的文物,共涉及56位法老統治時期。展品種類多元,從小至2公分的黃金飾品,到重達兩噸的石像,展現古埃及工藝技術與神話體系的豐富性。
此外,展覽也展出與日常生活和國家運作相關的文書資料與器物,如記載墓葬遭竊的莎草紙文本,以及外交書信往來內容,其中部分信件透露出古代國與國之間的禮物爭議與談判細節,為觀眾提供更多理解當時社會結構與政治現實的角度。

奇美與大英博物館聯手推出「埃及之王:法老」特展。(圖/翻攝奇美博物館官網)
展覽將包含多項首次來台展出的重點文物,如距今約4700年前的浮雕石板,內容描繪第三王朝君主展現軍事權威的場景,象徵古代王權與武力統治的歷史起點。博物館表示,透過這次與國際級博物館合作,盼觀眾能在台灣就能親眼見證古代帝國的文化遺產與歷史魅力。
適逢埃及新地標「大埃及博物館」預計於2025年11月開幕,館藏包含圖坦卡門的出土文物與數萬件考古收藏,本次台灣的展覽無疑為無法親自前往的觀眾提供替代性的觀展體驗。展覽早鳥票將於2025年10月20日中午12時開賣,更多資訊可至奇美博物館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