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之夜11/1登場 三大主題、地點路線一次掌握

2025/10/31編輯周欣儀/綜合報導
字體大小

【緯來新聞網】台北市年度藝術盛會「2025白晝之夜」於11月1日登場,結合三大藝術活動,包含「白晝之夜」、「地景藝術計畫」及「數位藝術節」,共同打造圓山成為開放式城市美術館,延續至11月2日凌晨2時,為市民帶來一場12小時不間斷的藝術狂歡。

白晝之夜11/1登場。(圖/翻攝白晝之夜FB)
白晝之夜11/1登場。(圖/翻攝白晝之夜FB)

活動自下午2點啟動,展區涵蓋圓山地區多個知名場域,從自然景觀、公園、台北廣播電台,到平時不對外開放的圓山坑道,處處皆有展演亮點。此屆主題「Hi Story」由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展人黃彥穎擔任藝術總監,預計展出超過60件作品及上百場演出,貫穿「歷史、地景與當代想像」。

自2016年引進台北,「白晝之夜(Nuit Blanche)」已發展為北市夜間文化代表之一,活動以開放、免費、跨夜等特性吸引大批民眾參與,今年亦迎來其在台十週年,並首度由台北市與巴黎雙向文化合作。

本次「Hi Story」主視覺已同步發布,台北團隊更於今夏應邀前往參與巴黎白晝之夜策展工作坊,與國際策展人交流,包括曾任巴黎總監的Kitty Hartl。今年活動由她擔任客座策展人,並邀請法國Ballroom文化代表人物Lasseindra Lanvin來台,呈現融合舞蹈與多元文化精神的French Voguing Ball。

除了夜間活動亮點,「浮島光景」地景藝術計畫自10月中旬起搶先登場,五位藝術家圍繞圓山的史前遺址、兒童樂園及舊動物園等城市記憶創作,包括蔡咅璟、吳建興、吳美琪、成若涵與陳肇珮之作品橫跨聲光互動、紙雕共創與舊物考古等多媒材形式。

而「層疊的海平線」為第20屆臺北數位藝術節主題,於大稻埕碼頭及金車文藝中心展出,結合科技與城市地景,延伸至11月初,擴大藝術參與與戶外感官經驗。

為協助民眾輕鬆遊覽,主辦方建議可預留約六小時,從捷運中山國小站出發,順遊整個圓山展區。此外,也提供「縝密行程派」推薦路線,供不同族群自由規劃。

活動資訊:

白晝之夜 — Hi Story
📅 2025年11月1日 14:00 至 11月2日 02:00
📍 圓山地區(自然景觀公園、台北廣播電台、圓山坑道、花博園區等)

地景公共藝術計畫 — 浮島光景
📅 2025年10月17日至11月9日
📍 圓山花博公園及捷運圓山站周邊

數位藝術節 — 層疊的海平線
📅 2025年10月25日至11月9日(逢週一休館)
📍 大稻埕碼頭廣場、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分享

你可能還想看

追蹤緯來 掌握未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