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病」三階段病程一次看 兒科醫師示警:透過飛沫接觸傳染

2025/11/19編輯周欣儀/綜合報導
字體大小

【緯來新聞網】日本近期爆發流感,同時孩童間的傳染性紅斑(俗稱蘋果病)病例也出現上升趨勢,台灣也觀察到有小朋友在旅日返國後出現感染狀況,台灣兒科醫師顏俊宇指出,診間近期出現多起蘋果病病例,呼籲孕婦、罹患溶血性疾病者與免疫功能較弱的族群特別注意。

「蘋果病」確診個案變多。(圖/翻攝FB)
「蘋果病」確診個案變多。(圖/翻攝FB)

一名5歲男童從日本返台兩週後,臉頰與手臂紅疹未退,且伴隨輕微發燒與感冒症狀。經診斷後,排除猩紅熱與其他需抗生素治療的感染病症,研判為俗稱「蘋果病」的傳染性紅斑。

傳染性紅斑,又名「第五病」,主要影響5至15歲孩童,典型症狀為雙頰泛紅,彷彿被拍打過,且後續可能出現蕾絲狀紅疹,多分布於手臂與身體。此病由B19細小病毒引起,透過飛沫或接觸方式傳播,最具傳染力的時期是皮疹出現前的一週。

病程一般分為三階段:初期出現低燒與喉嚨不適;接著雙頰泛紅並出現網狀紅疹;後期皮疹可能反覆出現,受情緒、陽光或熱水影響會加劇。大多數病例可自行痊癒,僅需休息與退燒藥等支持性療法,後續也多可獲得終身免疫。

儘管如此,顏俊宇提醒,懷孕中的女性若感染,可能影響胎兒健康;溶血性疾病患者如G6PD缺乏症或地中海型貧血者,則可能誘發再生不良性貧血;免疫功能不全者則可能面臨長期病程與貧血問題。

隨著日本多地病例攀升,台灣近期也出現旅遊後相關個案。根據統計,山形縣已連續31週通報數超出警戒線。當地衛生單位呼籲民眾加強個人衛生措施,包括勤洗手、佩戴口罩及維持通風,以降低感染風險。

台灣兒科醫師顏俊宇發文說明蘋果病。(圖/翻攝FB)
台灣兒科醫師顏俊宇發文說明蘋果病。(圖/翻攝FB)


分享

你可能還想看

追蹤緯來 掌握未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