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來新聞網】人工智慧(AI)浪潮推動全球經濟進入新一輪競爭,算力成為各國爭奪的制高點,AI巨頭輝達(NVIDIA)於今年7月市值突破4兆美元,突顯晶片產業的重要性。然而,要打造高效能晶片並驅動運算,背後少不了一種關鍵資源──稀土。緯來財經《投資聊一SHOT》邀請到北科大資源所所長余炳盛與中經院一所助研究員王國臣共同解析稀土的本質、價值,以及它如何成為美中角力的戰略武器。 稀土究竟是什麼?(圖/投資聊一SHOT提供)
稀土不是單一金屬,而是一組包含鑭、釹、釤、鏑等在內的17種元素。北科大資源所所長余炳盛指出,這些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並不少,甚至高於銅與鋅,只是分布零散、不易集中成礦,因此往往不被一般人注意。真正使稀土脫穎而出的,是它在元素結構上的獨特性,能展現出與眾不同的物理與化學性質。
科技無處不在的隱形推手
稀土的價值來自其獨特性能。它能強化磁性、提升光學效果、改善觸媒效率,並優化電性特質。這些特性讓稀土成為現代科技的隱形推手:電動車馬達需要稀土永磁體才能縮小體積並提升效能;智慧型手機的震動模組、家電的高效馬達與LED顯示器的省電亮度,都仰賴稀土元素的加持。在工業製程中,稀土更能作為觸媒,讓反應在更低溫度、更短時間內完成,大幅提升效率。余炳盛直言:「沒有稀土,現代人所享受的便利生活幾乎無法存在。」
稀土不稀有,卻難以取得?
雖然稀土的含量不少,但要有效利用卻十分艱難,這些元素常與鈾、釷等放射性物質伴生,分離過程技術門檻高,還可能帶來土壤、水源與輻射污染,讓多數先進國家難以承擔。相較之下,中國自1950年代起便長期投入研究,即便早期付出環境代價,也逐步累積技術與專利,如今已成為全球唯一能將17種稀土元素完整分離的國家,掌握了無可取代的冶煉優勢。
稀土與中美角力
稀土的重要性,使其早已超越產業範疇,成為地緣政治的新戰場。中經院助研究員王國臣指出,中國擁有全球約五成儲量與七成產量,美國雖有礦藏,卻仍需將原料送往中國加工,形成對中國的依賴。其他如澳洲、巴西、緬甸、馬來西亞雖具備一定資源,但規模與技術不足以撼動中國主導地位。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近年透過削價策略鞏固市場,2025年稀土均價僅48.6人民幣/公斤,雖短期利潤有限,卻能藉此壓制對手,並牢牢掌控供應鏈。
AI時代晶片稱霸全球,但支撐晶片背後的真正力量,來自稀土這項看似平凡卻不可或缺的資源。余炳盛提醒,稀土的特殊性決定了它不可替代;王國臣則強調,中國的冶煉優勢與市場策略,讓美國與其他國家必須正視依賴風險。未來,如何在確保供應與降低依賴之間找到平衡,將是全球經濟與政治競爭的一大關鍵。
想知道更多關於「稀土」的精彩內容請鎖定「緯來財經YouTube」《投資聊一SHOT》,於每周二、四17:30準時上新片!
🔺緯來新聞網官方網站👉https://news.videoland.com.tw/
🔺緯來新聞網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ideolandnews
🔺緯來新聞網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l__news/
🔺緯來新聞網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ideolandnews
🔺緯來新聞網Tiktok👉https://www.tiktok.com/@vl__news
觀眾意見信箱:customer@videoland.com.tw|服務時間:AM9:00-PM18:00|公司地址:11492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480號3樓
未經同意禁止任何形式之轉載 © COPYRIGHT VIDEOLAND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02)8797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