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來新聞網】AI資金熱潮延燒不止!根據Gartner報告,2025年全球AI支出上看1.5兆美元,顯示企業仍積極投入人工智慧基礎建設。Meta也宣布在美國德州興建AI資料中心,擴充運算能力以支援生成式AI應用。這股資金浪潮推升科技股走勢,市場關注AI能否繼續帶領美股走向新高。緯來財經節目《投資聊一SHOT》邀請騰旭投資投資長程正樺與凱基投顧資深協理劉建志分析AI行情與2026年投資趨勢。

(圖/投資聊一SHOT提供)
程正樺表示,目前AI投資鏈仍處於上升階段,雖然泡沫正在形成,但距離破裂還有時間。他形容,若以2000年網路泡沫作比,「2025年像1998年,2026年則像1999年。」市場氣氛高漲但仍未失控。觀察現況,並未出現閒置資料中心或金融化過度的現象,反而受到台積電產能緊張與電力供應不足的限制,使得供給端自然降溫。程正樺強調,「若沒有這兩項瓶頸,AI泡沫可能早就膨脹得更快。」
對於2026年的投資方向,程正樺認為AI仍是主軸,但隨著聯準會有望啟動降息循環,非AI產業可望迎來修復行情。他指出,2025年除了AI表現亮眼,其他產業普遍低迷,「沒有AI就是BI(悲哀)」,但降息後企業資金成本下降,有助房市與消費回溫,非AI板塊將獲得支撐。不過他也提醒,資金仍會集中在具強勁成長性的AI族群。
劉建志則表示,AI股雖然估值偏高,但與2000年的網路泡沫不同,「這次不是夢,而是實。」他解釋,現階段的AI公司擁有實際獲利與現金流,利潤率也穩定提升,評價雖高但仍合理,「泡沫確實在吹,但還沒吹太大。」他提醒投資人觀察自由現金流與勞動市場變化,若職缺減少、加薪停滯,可能預示景氣放緩,屆時AI投資腳步將會趨緩。
談到產業鏈布局,程正樺指出,台積電仍是AI供應鏈的關鍵,「不論是NVIDIA、AMD、Google或Amazon的晶片,最後都交給台積電代工。」他也提到,AI外溢效應正在擴散,記憶體、矽晶圓與MLCC等族群同步受惠,但投資人仍需留意供需循環的反轉風險。另一方面,劉建志看好黃金在降息與去美元化趨勢下的避險角色,建議投資人可將配置比重由5,提高至10至15,分批布局以對抗市場震盪。
兩位專家一致認為,2026年的市場主旋律仍是AI,泡沫雖在醞釀,但受限於供給與電力瓶頸,不會立刻破裂;降息循環將為非AI產業帶來轉機,而黃金則提供穩定防禦。投資人若想穩中求勝,可採「AI為主、黃金為輔、非AI補位」的策略,靈活調整投資組合,迎接新一年的市場變局。
更多專業觀點與最新投資趨勢,請鎖定緯來財經《投資聊一SHOT》,記得按讚、訂閱並開啟小鈴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