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來新聞網】量子科技正以驚人速度發展,從量子電腦、量子通訊到量子感測,市場對它的潛力既驚艷又忐忑。許多人開始擔心:我們每天上網購物、登入網銀或輸入信用卡資訊所依賴的「密碼學」,會不會在量子時代瞬間失效?緯來財經節目《投資聊一SHOT》本集特別邀請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楊柏因博士,用最淺顯的例子解釋密碼學到底如何保護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量子電腦真的有可能一舉攻破現行的密碼嗎? 日常生活中的密碼學(圖/投資聊一SHOT提供)
對多數人而言,「密碼」只是提款機、網銀或 Email 登入時輸入的數字或英文字母。但真正的「密碼學」早已深入我們的生活中。當使用者上網購物、輸入信用卡資料時,背後其實是一套嚴謹的加密與驗證系統。
楊柏因博士以電商網站 citiesocial 為例說明:當瀏覽器與網站建立連線時,伺服器會出示一張憑證,並由憑證授權中心(CA, Certificate Authority)背書,例如台灣網路認證股份有限公司(TWCA)。瀏覽器內建 CA 的公鑰,用來驗證網站憑證是否真實有效。憑證中同時包含網站的公鑰,瀏覽器藉此建立安全連線,並產生一把臨時金鑰,讓後續的資料傳輸都能安全加密。
公鑰與私鑰怎麼分工?
楊柏因博士進一步說明,網站伺服器持有「私鑰」,而對外公開的「公鑰」則由TWCA等機構簽發並放入憑證中。像 Chrome、Firefox、Edge 這些瀏覽器,在安裝時就已內建各家憑證中心的公鑰,用以驗證網站的真偽。當使用者連上網站時,瀏覽器會利用這些公鑰驗證簽章,確保網站身分屬實。
以 citiesocial 為例,它的憑證中就有自己的公鑰,而配對的私鑰則安全地留在伺服器端。兩者相互搭配,才能建立安全的資料交換機制,確保使用者輸入的信用卡、地址等資訊不會被竄改或攔截。
量子電腦的威脅還多遠?
隨著量子電腦技術的進展,外界擔心現有的加密系統可能被破解。楊柏因博士指出,以常見的RSA-2048為例,理論上需要約 6000 個量子位元才能破解。雖然IBM宣稱已能製造約1000個量子位元,但他說明,量子位元之間品質差異很大,每個位元可持續運作的時間不同,操作時發生錯誤的機率也不一樣。為了讓不穩定的量子位元能協同運作,科學家提出「量子偵錯修正碼(Quantum Error Correction)」的概念,利用大量不太可靠的量子位元,湊合出較穩定、可用於運算的量子位元。但這樣的做法代價很高昂,因為即使在目前最好的情況下,每個穩定的量子位元也要由300到1000個實體量子位元組成。以此推算,若要達到破解RSA-2048所需的6000個穩定量子位元,實際上恐怕得要百萬級的量子位元規模,因此以現行的技術來看,還不需要過度擔心。
楊柏因博士強調,真正需要注意的不是眼前的安全,而是未來「後量子密碼學」轉換的時機與速度。若有機構在過渡期率先擁有強大的量子電腦,而全球加密體系尚未完成更新,就可能出現「先收集資料、十年後再解密」的風險。節目最後,楊柏因博士提醒,現階段的網路連線與交易仍在強力加密下「非常安全」,民眾不必恐慌;但理解加密原理與量子挑戰,能幫助社會提早部署未來的防線。「做好準備、穩定遷徙」,是進入後量子時代前,最重要的一課。
想知道更多關於「量子電腦」的精彩內容請鎖定「緯來財經YouTube」《投資聊一SHOT》,於每周二、四17:30準時上新片!
🔺緯來新聞網官方網站👉https://news.videoland.com.tw/
🔺緯來新聞網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ideolandnews
🔺緯來新聞網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l__news/
🔺緯來新聞網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ideolandnews
🔺緯來新聞網Tiktok👉https://www.tiktok.com/@vl__news
觀眾意見信箱:customer@videoland.com.tw|服務時間:AM9:00-PM18:00|公司地址:11492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480號3樓
未經同意禁止任何形式之轉載 © COPYRIGHT VIDEOLAND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02)87977122